建国街道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安排
临江市建国街道位于市区中心,东至正阳路,西至头道沟河,北至花山镇。辖区面积44.14平方公里。辖区共有9742户居民,总人口28641人,辖4个社区,一个行政村。2006年预计可完成生产总值 万元,企业总收入完成 万元,农村总收入完成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比上一年增长 %。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7840户,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现将200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村工作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加强“三农”工作。
一是坚持不懈调整农业结构,食用菌种植技术得到普及,养猪、养鸡、养鸭等畜禽业在养殖规模上有新的发展,成为我街新兴农业。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积极探索适应台兴村特点的“三农”工作新路子,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由11人组成。充实了工作能力强、业务精、熟悉农村工作,素质好的6名工作人员。并积极组织“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的编制上板工作。我村的“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的编制工作,是严格按省里的要求编制的,编制过程中,能够做到程序到位,标准到位,现已上报省里新农村办公室,并完成了审查验收。
二、社会各项事业
(一)再就业工作
在“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中,今年我们通过开展劳动力就业情况普查和贯彻“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大力开辟就业渠道,开发城镇就业岗位673个,完成全年计划的106%;安置城镇新增就业660人,完成计划的110%;劳务输出(含农村剩余劳动力)1919人,完成计划的101%;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劳动保障服务员、专职治安员、交通协管员、保洁保绿员)160个;共为下岗职工共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827个;向北京输出保安人员22人,完成计划的110%,确保了劳务输出的质量;实现充分就业社区1个(世纪春社区)。
(二)民政、优抚工作
2006年,我街道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已达到1584户、3322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2547972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力保障了城市困难人口的基本生活。全年为低保户发放面粉1329袋,油2658桶。根据《临江市农村低保实施细则》的要求,现农村低保对象人数为122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8300元,使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稳步发展,将农村特困户、优抚对象及农村五保户都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共计227人,使他们的医疗难题得到解决。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深入开展“三结合”、“五关爱”活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目前第一批奖励扶助金已全额发放到奖励对象手中。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党建工作
(一)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街道党工委以强核心、强素质、强管理、强服务、强实力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新一轮的“三创两建”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中的核心作用。
(二)深入开展“提、强、树、创、见”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促进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长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街道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中开展了“提素质、强本领、树形象、创业绩、见和谐”活动。
(三)工、青、妇及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妇联组织开展了平安家庭进社区和四进家庭活动,受到了省妇联的好评。世纪春社区团组织工作受到了白山团市委的好评。各社区的群团组织、家长学校,都能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使群团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四、武装工作
我们对民兵开展了“四课”政治教育,并将政治教育与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及百连万兵树婚育新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国强民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用活动促工作。在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中,全体民兵都能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基干民兵参点率达100%,使整组工作顺利完成。
总之,过去的一年,街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全体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困难,改正缺点和不足,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建国街道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工业发展为龙头,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接继产业,形成以工养户、以农养民的特色经济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平安和谐街道,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一、依托社区党建资源优势,完善同创共建工作机制。
在创新党建工作载体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积极构建“楼组党建”为代表的组织设置创新载体,不断深化“一管三带一联”为代表的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努力拓展“为民服务代理”为代表的凝聚群众服务载体,探索创新“党员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关爱党员党建载体,不断扩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领域。
(一)构建“楼组党建”为代表的组织设置创新载体。
按照“便于党员流动、便于党组织管理、便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在每栋楼成立党小组,作为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单元,以“双学”(学理论、学先进)、“三亮”(亮身份、亮特长、亮责任)、“四带”(带家庭、带邻居、带楼道、带楼组)、“五联”(联空巢老人户、联生活困难户、联残疾人户、联下岗失业户、联“法轮功”练习者户)、“六员”(方针政策讲解员、文体队伍组织员、扶贫济困服务员、邻里纠纷调解员、治安巡逻员、环境维护员)为抓手,通过开展“楼组党建”活动,把广大社区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加强学习,发挥作用,服务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表率作用,使每栋楼基本实现“无违法违约现象、无邻里矛盾纠纷、无安全防范事故、无封建迷信活动”的目标,营造党员与群众面对面、手挽手、心贴心、亲如一家的和睦文明的良好风尚,做到社区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实现社区党建组织设置载体创新。
(二)深化“一管三带一联”为代表的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开展了以“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院、联好户”为主要内容的“一管三带一联”活动,将其作为衡量新时期社区党员能否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标准。“一管”就是党员首先要管好自己,按照《党章》的基本要求,通过组织管和自我管,让党员达到思想领先、行动领先、本领领先“三个领先”,实现让组织满意、党员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四个满意”,切实履行好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日常生活和社区事务中能够看出来;“三带”就是“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院”,要求党员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将党员的作用延伸到自己的家庭、邻居和整个楼院,使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每个角落显现出来;“一联”就是联好户,主要做到联思想转变观念、联生活关心帮助、联感情融入社区、联共建“文明家庭”、联下岗重新就业、联失足“回归绿洲”,要求党员主动与社区内的弱势群体、下岗失业人员及“法轮功”习练者等进行联户,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在思想上引导他们,进而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稳定。
(三)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以树立党员形象为目的,以街道社区为基础,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重点发动领导干部为注册志愿者。党员志愿者要走进社区、深入群众,常年开展政策宣传、护绿保洁、义务诊疗等志愿者活动,形成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面旗”的示范效应,使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在群众心中亮起来。
(四)开展“一站式”服务。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协调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教文卫、计划生育等各种服务资源,在各社区普遍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在各社区普遍成立服务站,同时建立(你帮我帮)求助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实行“首接责任制”、“轮流值班制”,做到居民到街道、社区办事,个个有记录,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在“一站式”服务中,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内涵,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医疗、咨询、扶贫帮困等服务,做到求助服务及时化、每周服务方便化、季度服务综合化,使社区居民老有所乐、少有所学、幼有所托、残有所助、贫有所济、病有所医、难有所帮。
(五)开展“零距离访谈”。以“有话向党说、有事找党帮”为宗旨,建立“党员谈心室”、“情感小屋”,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沟通思想感情,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倾诉有人听、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
(六)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充实调整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定期和不定期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协调工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社区单位、各方代表和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参与、合作、议事、评议、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协同和社区共治机制。
(七)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加以总结提炼,以制度形式予以明确,并长期坚持下去。
一要健全党员学习培训和教育管理机制。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制定党员学习培训计划,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同时,结合街道实际,对街道各类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要健全党内民主机制。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信息沟通反馈渠道,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内组织生活会的质量,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要健全党建工作督导检查机制。坚持和完善机关干部联络社区和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并通过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解决好党性、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八)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要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二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完善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三要创造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社区廉政氛围;健全工作机制,形成纵横结合、协调运作的工作格局;创新形式载体,力求把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既体现严肃的纪律要求,又体现温馨的人文关怀。使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做到常教常新,并取得良好效果。
(九)加强群团、统战和人民武装工作。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顺应构建社区党建格局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社区工建、团建和妇联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工作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统战工作要在为各界人士真诚服务的同时,发挥他们的特殊优势,创新活动载体,为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服务社会搭建平台。人民武装工作要坚持党管武装的方针,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全民国防观念。
二、依托街道人文资源优势,增强服务意识,积极认真抓好街政工作。
一是计划生育工作以优质服务为载体,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与家庭幸福结合起来,开创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积极开展好“查、补、落”活动,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补报和处理,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精心组织,搞好“五关爱活动”,不断强化“三为主”,巩固“三结合”成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内,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7%,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全面完成人口计划。
二是在解放社区建立社区卫生医疗网点,使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救治及时的便民利民工程。
三是本着稳定一方的原则,全面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引导,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努力创造再就业环境,提供优惠政策,今年计划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800个,安置就业人数700人,劳务输出2000人,创业项目60个,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四是健康有序地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又要严把政策关,做到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今年对各社区的低保户再进行一次详细的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低保资金专款专用。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救灾救济体系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对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就助,全面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对发生的灾情及时上报,认真做好“双拥”工作。
五是抓好共驻共建(群防群治),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街道统一协调的作用,把辖区派出所、驻街单位、居民自治组织等各方面动员、组织起来,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打击、预防违法犯罪,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的落实,党工委分别与各社区、村及驻街单位签订责任状,并做好责任状落实情况的检查,使各级干部切实负起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治安宣传,不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由民警、治保委员和治安积极分子组成巡逻队,对辖区进行巡逻和四防安全检查。在处理“法轮功”问题上,党工委把其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当中,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当中,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继续对“法轮功”习练者实行“四位一体”的包保网络,加大对“法轮功”习练者教育转化工作力度,使“法轮功”习练者全部得到转化。
六是繁荣社区文化。要围绕街道中心工作,依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融入建国街道特色,确立鲜明的主题的活动,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培育建国特色文化和品牌,营造文明向上的社区文体氛围。要进一步发挥文化活动的辐射作用,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带动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
七是以提高群众法制观念为目标,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社区各类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社区法制化建设。
八是以社区防火、防暴安全管理为重点,确保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落实社区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社区安全网络,重点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小区防火安全的检查、监控和管理,增强群众民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积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建国街道台兴村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改善村屯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是投资200万元,完成三个村办企业改造。
三是投资10万元解决五社17户自来水问题。
四是投资3800万元完成后台屯9万平方米新村楼房建设,同时解决5个自然屯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五是投资60万元整治八宝沟屯院墙、庭院硬化区规划问题。
六是投资50万元培育50亩五味子药材基地,解决后继产业问题,一是秦军地,二是便电所后面。
七是投资50万元建设苗圃屯花卉种植美化区、庭院经济发展区、绿化隔离区,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
八是投资10331.44万元,建设年产27000万块混凝土多孔砖及4万立方米步道砖厂(与南韩洽谈)。
四、进一步加大经济工作力度。
要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手段、新的方法,加强招商宣传,畅通招商信息,拓宽招商渠道。一是引进资金500万元在台兴村兴建一个山泉水厂;二是丰源电站引进资金1200万元,在五道沟建一座1120千瓦的水电站;三是引进资金1000万元对后台进行棚户区改造。
五、依托社区服务,完善社区便民利民工作机制 。
(一)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服务窗口的作用,根据群众的需要,不断增设服务项目,充实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并积极探索有关服务项目逐渐向居民区延伸。要组织社区单位、民间组织和中介机构的服务资源,进一步扩大社区服务网络,深化为民服务工作。同时,加强社区信息规范化建设,增进政府与群众信息双向沟通,方便群众了解有关政策和服务信息,使街道随时掌握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救助机制。继续推行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运作机制。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在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协调社区志愿者服务、结对帮困、慈善募捐等各种帮困力量,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特困家庭的扶持力度,扩大帮困扶持面。
(三)不断完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机制。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无业、失业和下岗人员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就业技能。要面向社区无业、失业和下岗人员开展就业服务,及时提供劳务信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为社区失业、无业和下岗人员提供创业发展的条件。同时,加强与社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协调,扩大劳务输出渠道,使更多的无业、失业和下岗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通过上述措施,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之忧,确保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就业指标。
为确保2007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开拓创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街道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新途径。确立一流的工作标准,推进精细化管理,推动街道和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努力开创街道建设与管理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