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2011年临江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2-04-26    点击数:

  2011年临江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一、 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财政部门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促发展”的主要原则,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促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超额完成了全年预算收支任务。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17亿元,为白山市年初下达奋斗目标的117.9%,比上年增加1.29亿元,同比增长44.8%;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6亿元,为年初奋斗目标的116.7%,同比增加1.6亿元,增长40%;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175850万元,同比增加24873万元,增长16.5%,其增幅位于白山市个县区第6位,支出额度排在第第三位;基金预算财政支出完成9540万元,加上结转下年支出11849万元,合计2.1亿元;全市财政预算总支出完成19.8亿元,同比增加3.8亿元,增长23.7%,人均财政支出位于全省各县(市)前列,支出规模较大,省专项支出和转移支付补助达到13.4亿元,占支出比重为76.1%,争取的专项资金对我市支出规模增加贡献较大。全年共争取转移支付和一次性专项资金16.3亿元,比上年增加4.1亿元,增长33.6%,完成年初计划的107.9%,比年初任务增加12000万元。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和白山市下达的预算收支目标任务,实现了预算收支平衡,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及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

  (一) 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增收节支。

  2011年,是组织收入极其困难的一年,主要因基数较高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能源原材料、矿产品价格高位波动、煤电供求矛盾凸县,资金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我市财税部门面对困难,认真研究征管措施,加大征收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政府领导与财税部门亲临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逐月调度分析收入进度,保证了财政收入及时足额缴库。二是对重点企业、重点税源和主要税种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密切跟踪收入走向,提高财税部门组织收入的能力。三是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综合治税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强化了国土、房产、交通、供电、工商等22个部门配合,针对我市硅藻土、铁矿开采、木材加工、金属镁等资源优势行业,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征管措施,严禁了“跑冒滴漏”,实现了应收尽收。如以用电量和用工量核定产量,以市场价格核定销售收入,以账面财务盈亏核定所得税;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分行业、分领域研究,逐一解决每个行业领域税收存在的问题。下半年通过综合治税增加税收1268万元。四是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思想,认真研究制定节支的有效措施,加强了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对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招待费等严格控制,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严格预算约束力,积极推进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审批,有效地减少了本级预算的追加。

  (二)层层落实责任,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面对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事业发展等诸多任务,现有的财力水平满足不了刚性支出的需要,为解决收支矛盾,认真研究落实争取资金措施。一是完善各部门争取资金的考评办法,落实争取资金计划指标,调动各方面向上争取资金的积极性。二是研究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内需、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精心谋划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争取了国家级兴边富民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每年国家财政至少补助800万元)和国家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先进管理(预算编制)试点县。最大程度地争取了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生态功能区、边境事业建设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全年我局争取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预计6.7亿元,完成年初任务的101%,同比增加0.9亿元,增长15.5%,为全市社会稳定、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机关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其中争取到位的专项资金: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28900万元,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046万元,激励性转移支付1835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1835万元,两税返还补助2500万元,地区性转移支付资金550万元,边境建设资金4446万元,国家级兴边富民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补助800万元,产量大县补助392万元,大湖破产企业补助1482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100万元,开发区以奖代补资金480万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753万元,财政扶贫补助资金550万元,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补助资金600万元,计划生育财政扶助资金460万元,小城镇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财政补助600万元,公检法司办案和设备经费1100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财政补助100万元,抚恤救济等社会保障政策性财政补助2000万元,基本建设项目财政补助2500万元,水利基金项目财政补助6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财政补助2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省级财政贴息补助170万元,土地出让金财政返还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助1200万元,其他等财政争取政策性专项资金1800万元。

  (三)深化预算改革,加强监督管理。

  深化和完善财政各项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水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一是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支出定额体系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开始正式运行,选择了教育、城建等10个预算单位进行试点,财政、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农行)、预算单位实现横向联网,网络申请、拨付财政资金;非税收入改革进一步深化,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收入,广告收入,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收费项目纳入预算管理,增加了非税收入;政府采购额不断增长,全年完成采购额6840万元,增长19.8%,节约资金467万元,节资率6.39%。下发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及拨付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加强了专项资金的监管;下发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和《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本着“消存量、控增量、建机制、广融资”的原则,严格审核债务用途,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抵御财政风险。三是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全面动态监管和资产收益管理。四是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深入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开展了强农惠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专项资金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预算收支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在过去五年的高速增长,基数越来越高,在缺少新上大项目支撑的情况下,增速放缓,完成收入目标任务难度大;二是财政收入在结构上有待改善,非税收入所占比例较大(高达37%),收入质量有待提高;三是几年来的民生工程超财力安排及配套,财力和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预算资金调度难,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四是政府性债务逐步进入偿还高峰,财政还本付息的负担沉重,财政运行风险加剧。

  二、 招商引资完成情况

  市政府年初下达给我局的招商引资任务4500万元,到现在已到位5250万元,完成年初任务的116.7%,同比增加1150万元,增长69%。招商引资项目为临江市城西供热系统集中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出资人是广州商人—高磊。供热范围包括整个城西区域,项目计划投资6500万元,其中域外投资600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热源场一座,换热站3处,铺地下官网10.5公里。建成后能够满足165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年将增加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

2011年临江市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安排情况 (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