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临江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81013567938C/2023-00179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 其他
发文机关: 临江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2年10月20日
标      题: 对市人大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39号议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第39号议案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11日
索  引 号: 11220681013567938C/2023-00179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 其他
发文机关: 临江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2年10月20日
标      题: 对市人大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39号议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第39号议案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11日

对市人大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39号议案的答复

迟雯代表:

  您在市人大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城镇居家养老的建议》(第39号议案)收悉,市民政局现答复如下:

  临江市现有22个社区,人口12.2万人,城镇人口8.8万人。我市60岁以上老人3.4万人,占27.78%,全市共有19家养老机构和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公办7家,民办12家,养老床位数1093张,入住老人314人,平均入住率29%。

  一、调动老年人积极生活,扩大老年人广泛参与方面

  临江市民政局为积极应对我市老年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

  (一)在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方面。

  从2015年起,我市在22社区陆续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室。每个养老服务站配备兼职人员2人,每个日间照料室设床位2-6张,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临时日间照料、精神文化等便利的服务。

  (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1.民政局投资0.8万元,完成了兴隆街道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更换了牌匾,配建了棋牌室、乒乓球室、文体活动室、购买了棋牌桌5张、老年休息桌椅20张、更好的服务辖区老年人。

  2.投资1.146万元,完成了兴隆社区、森工社区两个养老服务站点建设,为兴隆社区服务站,购买了被褥3套、建立了制度牌匾及老年活动用品,为森工街道社区服务站购买了窗帘、床单、沙发等用品,从而推进和完善了我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

  3.在社区助餐试点建设方面,投资0.822万元,帮助建国街道解放社区“家之味”公益餐厅完成电路改造工作,改造后为辖区特困老人提供免费助餐活动,日接待老人70余人次,使辖区特殊困难老人得到关爱。

  (三)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1.临江市民政局在2019年,争取上级资金,投资80万元,在建国街道解放社区社区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处,建筑面积为305平方米,配套日间照料室、活动室、餐厅、安置床位10张,现已投入使用,为我市贫困老人提供助餐活动,院落广场600余平方米,并设有文化活动室,供辖区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在2021年,省民政厅鼓励社区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0平方米以上建筑,由于受面积和设施制约,我市没有找到相应建筑设施。

  2.在2020年争取上级资金202万元,完成了对四道沟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消防改造和室内维修工作。

  3.在2021年,争取资金246万元,完成了对花山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发消防改造、室内维修及院面铺设;争取资金167万元完成对苇沙河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维修改造,现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4.根据2022年吉林省民政厅要求,每个县、区至少建设一所特困失能的养老机构要求,临江市民政局争取上级资金1416万元,新建怡乐公办养老院,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计床位数94张,护理型床位达到50%以上。该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现开展室内装修工作。它的建成使用后,将我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养老机构供养的特困失能人员一并纳入该院实行统一管理,从而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市特困失能人员护理难的问题。

  (四)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方面。

  我市把配套社区养老服务公共设施作为重要工作之一,纳入我市规划设计予以建设和改造范围。临江市民政局出台了《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的办法》,按照文件要求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2平方米的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我市按照文件有条不紊的推进中,解决了我市养老和社区服务设施不足问题。

  (五)争取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加强财政资金保障方面。

  临江市依据省相关文件要求,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健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好老年人的养老权益。

  二、建全老年人健康档案,完善老年人医疗体系

  一是在老年人医疗体系方面。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区老年人由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乡镇老年人由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提供。需要转诊时可向市人民医院转诊进一步治疗。

  二是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方面。

  由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一人一档案,个人基本信息按需记录齐全。每年为老年人开展一次健康体检,体检结果逐项记录到健康档案体检表。通过健康体检筛查出的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人,将其纳入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病情稳定情况下,每季度随访一次;对病情难以控制或控制不满意的,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对发现的难以诊治的患病老年人,直接转诊到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在社区层面,设置健身器材,增进老人身体康复、健身活动。

  三、延伸老年人居家养老,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一)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逐步建立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支持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和承担照料责任。支持社区使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开展上门巡访关爱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质量效率,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鼓励老年人参加社区邻里互助养老。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推动专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发展。

  (二)在养老机构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民政局按照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白山市下发《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好相关制度和养老机构管理规范,使我市养老服务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根据《关于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民政局积极联系市自然资源局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进行配建。

  四、下一步继续加大城镇居家养老服务

  (一)计划在2023年建设森工街道北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处,配建老年公益食堂一处,为辖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活动;

  (二)继续开展我市巡访关爱活动。对我市八类特殊困难老人(独居、空巢、留守、特困、高龄、失能(含失智)、重残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息采集录入,开展好巡访探视等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养老服务,并及时将探访结果录入巡访关爱系统。

  总之,我市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通过全局上下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我市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了我市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临江市民政局 

  202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