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临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议领域 >> 灾害事故救援领域

风险提示 第17期
关于做好入汛以来首次强降雨过程防御应对工作的提示

 

各乡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市安委会、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根据省气象部门预报,预计3日凌晨开始我省自南向北将有一场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降水主要集中在3日白天至4日早晨,白山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部分地方有大暴雨,过程降水量为30~70毫米,部分地方可达100毫米以上,个别单点雨量可达130毫米左右,最大小时雨强可达60毫米左右。
  据临江市气象局气象信息,受副热带高压后部急流影响,7月3日白天到4日白天,我市将有一场强降水天气过程,降水主要集中在3日白天到夜间。过程平均降水量为30.0到50.0mm,部分地方可达80.0mm,最大小时雨强可达20.0到40.0mm。
  针对此次强降水,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准备,积极应对,科学做好巡查排险工作,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准备,必要时及时转移。为全面防范此次降雨过程,市安委会、市减灾委提示如下: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街)部门要高度重视,提前安排部署,降雨期间加强调度,党政包保领导要按照职责分工提前协调应对。各部门要迅速行动、提早部署,针对性布防。各乡镇(街)要按照“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的工作要求,相邻乡镇(街)要加强雨水情通传,保持信息畅通,做好联动防御工作。
  二要做好会商研判。本轮强降雨与前期降雨落区重叠,且小时雨强大、致灾性强,极易产生洪涝及次生衍生灾害。应急、气象、水利、水文、住建、自然资源和林业、农业、交通、文旅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监测预警部门要滚动预报、准确预警,行业部门要梳理风险、落实举措,要把可能带来的危害考虑足,及时科学会商、精准研判。各乡镇(街)、各部门要依据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科学有序应对,坚决避免“观望、等待”等应急响应启动不及时现象发生。
  三要关注重点部位。各乡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盯紧人员密集场所、国省干路桥涵、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库塘坝、在建工程、山丘区林场、涉山涉水厂矿、涉山涉水景区、城市易涝点、危旧房等高风险重点部位,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前置物资装备,各类责任人提前上岗到位。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第一时间实现信息到人、措施到人,实现预警“叫应”和响应行动全闭环管理,坚决遏制灾害和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四要强化转移避险。此次强降雨易形成山洪和中小河流涨水,要提前通知山洪和地质灾害威胁村、城乡低洼易涝点包保责任人,特别是“一对一”转移责任人,深入包保责任区段和包保户家中提醒做好转移准备。要提前检查调试应急通讯设备,各级各类责任人要保证通讯畅通,山洪灾害易发区要确保卫星电话、自组网对讲机能够熟练使用。接到转移指令后要立即组织群众转移,同时做好临时安置点各项安置准备工作。坚决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妥善安置不擅返。各部门要加强与消防、人武部、应急等抢险救援队伍联系,做好救援准备。
  五要加强值守调度。各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降雨期间,至少一名党政领导坐镇指挥调度,统筹好全域布防。值班员要能够熟练使用省防决策系统,根据雨情水情督促调度各级各类责任人上岗到位、履职尽责。防指联络员和基层责任人要通过“吉汛通”实时掌握水雨情信息,及时开展抢早、抢小工作,发现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上报。
 
 
 
临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临江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