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临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议领域 >>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

关于印发2020年临江市卫生健康局健康扶贫工作计划的通知

  

   

临卫发〔2020〕170号

   

各医疗卫生单位、局各科室:

现将《临江市卫生健康局2020年健康扶贫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

 

临江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4月2日

  

(信息公开形式:此件主动公开)

  

2020年临江市卫生健康局

健康扶贫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根据临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临江市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巩固脱贫成效,确保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脱贫攻坚目标标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在发展活力;坚持采取超常脱贫举措,进一步聚焦特殊贫困群体,着力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与全市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临江打下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20年底,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健康扶贫工作,通过强化政治担当、强化作风建设、强化长期作战、强化持续整改、强化明确重心、强化重点推进、强化精准追责等有效措施,确保健康扶贫各项工作“巩固提升”,确保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巩固提升”工作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抓常抓细抓长下下工夫,确保健康扶贫已整改工作不反弹、相关工作持续提升,确保2020年底全面完成健康扶贫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政治担当、强化作风建设。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掌握政策、指导实践。要认真分析形势,将抓好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对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就是对人民不负责的”意识,坚决扛起健康扶贫主要行业部门责任。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着力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医疗机构单位负责人要扑下身子,亲力亲为,以上率下,抓跟踪、强监督、促落实,以工作实效体现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

(二)强化长期作战、强化持续整改。各医疗单位要组织全单位人员,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长期作战,持续抓好健康扶贫各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触类旁通,针对已经发现并进行整改问题,以及风险点、敏感点、薄弱环节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部署,在包保暗访中加强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实时立行立改,切实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触决责任不到位、工作不精准、作风不扎实等深层问题,确保健康扶贫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着力做好深度贫困群众(老、病、残)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等。

(三)强化明确重心、强化重点推进。健康扶贫重心工作是基层干部群众政策知晓率与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广泛动员乡村两级基层干部共同参与健康扶贫工作当中来;对于贫困患者,要在县级、乡级、村级随访工作基础上,总结规律,把握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开展“巡诊义诊”“ 暖心活动”等工作方式,秉承为民情怀,带着感情、带着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强化划片包保、强化指导调度。采取暗访的方式,常态化进村入户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当地落实整改。深入基层一线,发现解决问题,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四、推进措施

(一)重点围绕“两到位、两覆盖、两兜底”推进。“两到位”,就是看病“120”(在定点医疗机构,贫困患者住院费用自付10%、慢病买药费用自付20%、住院零押金)、“三下沉两提高”等医疗扶贫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真正让老百姓清楚、会用。特别是慢病政策要广泛宣传,引导贫困群众及时申报、及时纳入管理、及时享受优惠政策。“两覆盖”,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家族签约医生做到动态全覆盖,为贫困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两兜底”,就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在用好医保报销、医疗救助的基础上,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兜住看病底线;对无法自主购药的贫困户,由包保干部、村医提供帮助,兜住用药底线。

(二)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管理。对脱贫基础不稳和贫困边縁户两类人群,参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台账,及时进行监测,制定帮扶措施,防止出现新的贫困。对因病、因学、因灾等降至贫困线以下的,纳入贫困户管理,落实精准帮扶措施。进一步完善多部门信息比对机制,及时交换数据,实现精准管理和帮扶。在识贫助贫同时,同步做好扶贫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成效有据可查。做到新发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销号一例,使数据始终处于滚动更新状态。为进一步提高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管理质量,及时组织人员培训,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填报水平,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可靠。

(三)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贫困群众“看得上病”问题。加大对各村级卫生室投入力度,确保每个村级卫生室都达到“标准化”;配齐配全各村级卫生室村医,对暂时难以招录到村卫生室,按省相关文件要求采取乡镇卫生院下派、邻村代管等多种方式解决,确保建成的村卫生室发挥好作用。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确保建好市人民医院,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落实国家免费培养农村高职(专科)医学生项目,实施“农村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立1个全科医生特岗。探索开展“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招聘使用办法,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落实结对帮扶和构建医联体工作,全面建成从三级医院到县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实施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基本健康服务。

(四)切实强化医疗救治,解决贫困群众“看得好病”问题。开展慢性病、常见病防治专项行动,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指导,做实做细贫困人口家庭签约服务工作,确保全市贫困人口应签尽签,确保慢病签约贫困患者有专人管理、有治疗方案、有正规购药渠道、有报销优惠、有病情评估、有转诊通道、有随访记录。落实签约服务政策,优先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的规范管理。要确保贫困患者用药需求,村卫生室要开通门诊统筹并保证日常用药(品种不少于80种)。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各项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在我市两家定点医院住院时确定诊疗方案以减轻贫困患者的就医负担。

(五)全面推进健康预防,解决贫困群众“少生病”问题。实施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降低发病率。开展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实施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管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治,重点做好贫困人口的结核病、大骨节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加强妇幼健康保健,开展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将脱贫攻坚与落实生育政策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力量,积极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宣传教育。

(六)继续做好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彩页、手册、大喇叭、LED屏、制作固定宣传版面、横幅、床头“一对一”等形式,全方位宣传解读健康扶贫相关政策,确保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到村,宣讲到人,解读到心,利用微信平台及时报道健康扶贫工作动态。挖掘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各基层单位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模式等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加强政策培训。不断加强各级人员健康扶贫政策培训,同时负责提供健康扶贫政策依据。组织开展全体医务人员及辖区村卫生室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