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村镇测评体系(2023年版)》《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若干措施》《吉林省新时代公民道德行动方案》工作常态化运行的情况。
(二)在乡镇(街)层面
1.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乡镇(街)、村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常态化管理制度,开展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农民的参与度、知晓度及活动效果。
2.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理论宣讲、科技培训、法治宣传、卫生保健、文体活动等情况。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等情况。
4.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情况。
5.改善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条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等情况。
6.移风易俗,树立农村新风正气等方面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
7.乡风文明引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持续开展的典型经验、做法。
8.发掘具有市场潜力、就业带动强的乡村传统工艺,发展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手工业,以及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项目。
围绕上述几方面情况,请各乡镇(街)提供一份5年来本地相关工作的报告(包括翔实的数据、成熟的案例等)。于3月13日(周一)下午下班前报送乡村振兴局。
邮箱地址:ljsxczxj@163.com
(三)在村级层面
1.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提高群众素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方面的情况。
2.承接的市(州)、县(市)送电影、送戏、送图书等“三下乡”活动情况。
3.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农民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等情况。
4.打造本村传统文化、节庆文化等群众欢迎、积极参与的文体、民俗活动的品牌等情况。
5.制定“村规民约”和成立文体协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协会,约束和规范农村一些地方不良风气盛行,人情礼金名目繁多,奢侈浪费、婚丧事大操大办、不讲卫生、封建迷信、非法宗教、黄赌毒等现象。
6.探索群众参与的“小积分大德智”、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等基层治理模式等情况。
7.与学校等单位配合,开展家庭家教家风的培育和养成活动等情况。
8.有效发挥新乡贤作用的方式方法。
9.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田园景观,推出趣味性强的田园体验活动,完善村屋民宿、亲子民宿、养生餐厅等乡村旅游设施等情况。
请各村按照调研时间安排做好迎检准备。
二、调研安排
(一)分层调研
1.在部分县(市、区)层面深入调研。召开县级层面的座谈会,请宣传部、妇联、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文广旅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教育局、民政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撰写座谈提纲(周一下午下班前同步报送乡村振兴局),了解掌握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现状、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果、经验体会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深入乡镇(街)、村系统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召开由各乡镇(街)负责人(包括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宣传干事、文化站长、妇联主席等)参加的座谈会。
3.请乡镇(街)干部集中到一个有特点的村,与村干部(包括驻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座谈会。
(二)调取材料
请相关县(市、区)及相关部门提供5年来的有关基础数据、工作情况等相关材料。
1.请乡村振兴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乡村文化活动开展资金投入情况;
2.财政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情况;
3.请卫健部门提供人口出生率;
4.请民政部门提供人口死亡率、结婚率、离婚率;
5.请住建部门提供六类人群危房改造相关数据;
6.请教育部门提供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学校联合家庭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活动情况;
7.请农业农村部门提供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方面情况,闲置房屋情况(空心率);
8.请妇联提供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以及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情况;
9.请文广旅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等方面)投入情况;
10.请司法部门提供5年来基层治理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及成熟案例;
11.请各乡镇(街)提供5年来的关于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数据、开展活动的情况等相关材料。
以上材料请于3月13日(周一)下午下班前报送乡村振兴局。
邮箱地址:ljsxczx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