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临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议领域 >> 脱贫攻坚领域

临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临江市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临江市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脱贫组发〔2020〕13号

  

各乡镇(街)、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包保部门:

  现将《临江市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临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20年5月18日

 

  

  临江市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实施方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全面验收交账之年。为切实消除贫困存量、遏制贫困增量,坚决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标准,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定期开展“大排查”活动,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展常态化“回头看”“回头帮”工作,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持续稳定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坚持全面监测,及时预警,提前介入,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巩固脱贫成果,保障稳定脱贫,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监测对象、规模及范围

  (一)监测对象

  1.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但有返贫风险的不稳定户。

  2.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户。

  (二)监测对象规模:

  一般为建档立卡人口的5%—10%左右。

  (三)监测范围

  存在下列情形的家庭应纳入防止返贫监测范围:

  1.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

  2.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

  3.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存在隐患的;

  4.遭遇重大变故或重大自然灾害等可能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的。

  重大变故、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或主要劳动力突发重大疾病、交通事故、火灾等偶发性事故,导致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

  三、预警程序

  (一)村组常态监测。一是乡镇(街)以村为单元划分网格,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为主体,帮扶责任人配合,村组每月对监测对象的收入支出、“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状况等开展常态化监测,并建立监测台账。二是农户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的,向村委会提出纳入监测范围申请。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核实确认后报所在乡镇(街),经乡镇(街)再次核实确认后报县扶贫办审核确认,纳入监测预警范围,并建立监测台账。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于每月25日前,将监测台账报乡镇(街)审核。

  (二)乡镇研判预警。乡镇(街)每月汇总各村监测台账,召开党(工)委会或专题办公会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判,分类确定预警等级,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动态帮扶建议。如乡村两级可解决的,由乡村消除易致贫返贫风险点;如乡村无法解决的,按照因病、因残、因学、重大变故等易致贫返贫因素,建立乡级动态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台账,按“红色、黄色、蓝色”予以分类预警。

  红色预警:包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同期家庭可支配收入明显减少,因病、因学、因灾等特殊原因出现较大数额的刚性支出,导致家庭预期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1.5倍左右或“两不愁三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农户。凡是启动红色预警的,相关乡镇(街)和行业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具体帮扶意见,并组织实施。

  黄色预警:包括无劳动力、无创业能力,没有收入来源,仅靠资金帮扶,产业分红、金融扶贫带动,脱贫后极易返贫的监测户。凡是启动黄色预警的,相关乡镇(街)和行业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具体帮扶意见,并组织实施。

  蓝色预警:包括因病、因残等原因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不稳定、自主发展动力不足,主要依靠产业项目带动,包保帮扶脱贫的监测户。凡是启动蓝色预警的,相关乡镇(街)和行业部门在10个工作内日提出具体帮扶意见,并组织实施。乡镇(街)于每月30日前,将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台账报市扶贫办汇总。

  (三)行业部门动态监测。教育、住建、卫健、医保、水利、民政、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残联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入户或其他手段进行筛查,对存在可能返贫或致贫的农户,及时报送市扶贫办纳入监测预警范围。

  (四)综合联动。市扶贫办定期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对各乡镇(街)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农户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风险隐患,可能导致致贫或返贫的,经核实后及时纳入监测预警范围。

  (五)县级综合处置。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市扶贫办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及乡镇(街)上报的监测预警与教育、住建、民政、卫健、医保等“两不愁三保障”相关行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研究措施、交办任务、明确责任、限期销号。如本部门可解决的,由行业部门和乡镇(街)及时消除易致贫返贫风险点;如本部门无法解决的,及时报市扶贫办,提请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纳入监测预警范围。

  四、动态管理

  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的农户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动态调整:

  (一)将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的非建档立卡农户,按程序及时识别为贫困户,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二)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现行扶贫标准,且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达到保障标准的农户移出监测范围。

  五、动态帮扶

  (一)低收入问题帮扶

  1.产业就业增加收入。对有劳动力的家庭,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共同研判、制定帮扶计划,乡镇(街)汇总审核后报市扶贫办、人社局,通过参与村级扶贫办产业建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参与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增加收入。

  2.落实转移性收入。监测对象所涉及的长期抚恤金、五保金、低保金、养老金、残疾人补助、高龄补贴和退耕还林补偿、公益林补偿、农业保护补贴、计生奖励扶助金等长期稳定补贴收入,及时跟踪落实。对符合条件的未纳入补助范围的,各乡镇(街)及时督促相关站办所,按政策应纳则纳,立即落实各项补助政策。

  3.落实赡养义务。对有法定赡养人但单独分户生活的老人户,由乡镇(街)负责向民政局和其法定赡养人反馈,落实赡养义务。必要时签订赡养人、被赚养人和村委会监督的三方赡养协议,履行赡养义务。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乡镇(街)负责,检察院、法院配合,通过公益诉讼落实。对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由司法局、法院组建工作组,采取简易程序,快速处置。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建议列为失信人员。

  (二)“三保障”问题帮扶

  1.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由住建局牵头,各乡镇(街)配合,严格按照贫困户不住危房的要求,对房屋安全存在隐患的农户通过原房翻建、维修、加固或通过公租房、长期租赁等方式给予解决。对翻建、公租房、长期租赁的农户,做好原房地上物登记,拆除旧房,坚决防止“回流”现象发生。

  2.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由卫健局牵头,医保局、民政局、残联、各乡镇(街)配合,对突发重大疾病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迅速落实健康扶贫“五道防线”各项政策;对边缘易致贫人口,及时落实大病保险、大病救助、民政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消除预警风险。

  3.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由教育局牵头,各乡镇(街)配合,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并积极帮助其申请助学贷款、爱心人士助学等方式,消除因供养学生存在的预警风险。

  4.安全饮水保障方面:由水利局牵头,落实季节性供水保障机制,制定水利设施具体管护标准,划清县、乡、村职责,各乡镇(街)负责逐村建立供水设施管护制度,成立村级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落实专人管理维护供水设施,对存在的问题设施及时整修,保证日常供水,巩固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三)重大变故帮扶

  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可能成为易致贫边缘户的,按现行政策予以落实,采取亲友帮助、社会捐助、民政救助等“点对点”帮扶措施,力争不出现新增边缘易致贫人口。积极探索为边缘易致贫人口购买防贫商业保险。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为统筹推进防止返贫致贫预警机制有效落实,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临江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组织领导及统筹协调。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本部门防止返贫致贫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本单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实施方案及具体操作办法。

  (二)加强工作对接,强化跟踪问效。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要上下联动,构建县乡村三级联防联控网络,加强大数据分析比对预警和信息的共建共享,及时跟踪问效,逐条督办落实,切实消除预警风险,防止因沟通协调不畅造成工作脱节,进而导致返贫或新增贫困。各单位要切实履职尽责,统筹抓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对易返贫和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确保不发生返贫和新增贫困。

  (三)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工作质量。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要建立脱贫不稳定人口与边缘易致贫人口防止返贫致贫预警长效机制,作为常态化工作持之以恒抓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做到监测问题全见底、预警风险全清零,实现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动态预警、动态帮扶、动态销号,以过硬的质量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街)、各部门的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因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得力、措施不落实或弄虚作假导致返贫和新增贫困的,将从严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