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临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议领域 >> 涉农补贴领域

临江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4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临农发〔2024〕101号

 

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为切实做好2024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聚焦新增百万头肉牛饲养量和屠宰量倍增突破性任务,保持全省、全市动物防疫形势稳定和免疫无口蹄疫区安全运行,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学组织秋季强制免疫工作
  (一)明确秋防工作总体要求。2024年全市秋防工作从8月8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坚持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和散养户集中免疫、常年补免相结合,确保“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实现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深入推进动物免疫质量提升年行动,聚焦“秋防见成效”,全力保障“真苗、真打、真有效”。目标实现,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和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二)做好疫苗调拨和使用管理。今年秋防第三方公司调拨的口蹄疫、禽流感、布病、小反刍兽疫强免疫苗到货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完成疫苗配发工作。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要严格按照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强制免疫用疫苗规范管理专项提升行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做好强免疫苗的接收、保管、发放、使用、留样、过期疫苗以及疫苗空瓶回收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特别是向乡镇(街)服务中心、村级防疫员、规模养殖场(户)发放疫苗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全程冷链管理,确保疫苗安全有效。
   (三)全力推动“先打后补”。当前,我市已开展整县推进“先打后补”工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责任划分明确、工作内容清晰、监管制度健全、考核体系完善的工作机制。要按申报时间节点定期监督核查免疫开展情况,组织开展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分析。加大对“先打后补”宣传推动力度,要做好“动监e通”平台的培训与操作指导,鼓励支持养殖场户自行免疫,免疫后及时上传免疫数据,激励引导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多元化服务。
   (四)加强保障措施和技术培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配齐配足参免疫人员防护用品、消毒药品、免疫应急药品及消毒器具,保障防疫人员自身安全。做好秋防技术培训,落实规定动作,优化自选动作,防止因免疫操作不规范造成动物疫病传播或防疫人员感染人畜共患病,防止出现人为因素造成免疫应激反应、疫苗间拮抗作用等问题。当前正值汛期,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要持续做好“大清洗、大消毒”,指导养殖场(户)科学选择消毒药品,制定合理消毒频次,做好消毒灭源。
  (五)重点抓好免疫效果评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采取常规监测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疫苗效果评价工作,既要保证覆盖面,也要科学设置点位,对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组织补免。严格按照《2024年全省强制免疫用疫苗效果评价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疫苗使用效果定点跟踪监测,科学评估自购疫苗使用效果。
  二、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强化日常包保排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以中小规模养殖户为重点,坚持落实好非洲猪瘟包村包场排查、入场采样监测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实行到人到场责任制,建立排查对象清单和工作任务台账,做到“村不漏场、场不漏猪”。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督促生猪屠宰企业做好非洲猪瘟自检,有针对性采取消毒灭源等防控措施。
  (二)强化快检技术应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充分应用好省局下发的快检设备,强化对养殖场(户)的风险监测,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隐患,按照“早快严小”原则进行科学处置。鼓励引导养殖合作社、规模养殖场(户)自行配备快检设备,接受新的监测预警理念,及时开展风险监测,切实提高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能力。
  (三)强化重点环节监测监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要按照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小反刍兽疫等病种的防控。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抓好猪牛羊跨省调运,突出做好产地检疫和调运环节监管及执法,降低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
  三、强力推动畜牧行业智慧监管
  (一)巩固数字化防疫成果。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要依托“动监e通”系统,借助秋防集中免疫契机,不断完善电子免疫档案。免疫信息录入可以由村级防疫员、乡镇防疫人员或养殖场(户)自行录入,兼顾“先打后补”等自免场在内的养殖场(户),原则上“免疫一场(户),录入一场(户)”。切实把大户纳进来、把散户管起来,确保免疫信息应录尽录、真实准确。
  (二)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要依托“动监e通”,规范和完善畜牧生产经营主体统一赋码及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组织防疫人员对已经录入系统的养殖场(户)基础信息进行完善。强化对养殖主体基础信息动态管理和信息合理性查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采取现场核查与系统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核验校准免疫存出栏数据信息。
  四、统筹做好动物防疫相关工作
  (一)强化畜间主要人兽共患病防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严格落实《吉林省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吉林省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要求,加强布病日常监测筛查和人间布病病例回溯调查,及早发现并剔除阳性个体。同时,做好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阳性畜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工作。要保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警觉性,加强与卫健、市场监管、林草、海关等部门协作,做好候鸟栖息地监测流调,指导周边养禽场(户)加强免疫、防鸟等针对性措施。重点做好汛期后炭疽新老疫区流调排查,切实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养殖场(户)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和布病、炭疽等防控知识宣传培训,提高防控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发挥保障肉牛产业发展重要作用。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要着眼新增百万头肉牛饲养量突破性任务,全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营造安全的防疫环境。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包保工作机制,做好“肉牛防疫包保服务公示卡”日常管理工作。督促村级防疫员要对公示卡张贴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对字迹模糊的公示卡进行重新填写,对破损的及时更换,对新增加的养殖场(户)及时挂牌并录入“动监e通”系统。
  (三)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进一步增强应急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科学研判疫情发生风险,主动进入应急状态。结合当前动物疫病形势及时更新完善拟定相关应急预案。加强物资储备,按照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储全储足消毒、防护、器械等物资,确保应急所需。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动物疫情“零报告”制度,每日报告疫情信息;当日“无疫情”通过微信工作群层级报告;“有疫情”通过国家“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疫情系统”报送;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启动快报程序,初报要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
  五、强化秋防包保服务
  省局相关处室或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采取“干部+专家”形式,进行不间断、巡回式调研指导和包保服务,帮助各地查找问题短板,促进整改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参照省级的方式,层级开展包保服务工作,组织人员不定期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调方案制定实施、免疫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强制免疫抗体效价、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任务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快速检测设备使用、“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开展、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宣传培训、车辆备案管理实操、养殖场和屠宰场日常监督检查记录等。


临江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