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临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议领域 >> 教育领域

关于印发《临江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临江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教发〔202347

中小学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全市青少年学生阅读水平现将《临江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临江市教育局

                      2023年5月16日

 

临江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全市青少年学生阅读水平,根据《吉林省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引导激励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素养培养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书香校园”建设水平,形成覆盖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具体内容

(一)丰富学生读书内容

1.倡导广泛全面阅读。根据青少年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方向和阅读动力,引导青少年学生设置适宜的阅读目标,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博览群书、拓宽视野。中小学阶段要重视引导学生加强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阅读。

2.丰富阅读指导书目。推广使用国家中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中小学校优先配齐配足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推荐书目有关图书。中小学校作为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要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丰富学生阅读书目,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3.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支撑作用,推广使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丰富阅读形式。有效利用“学习强国”、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吉林省数字图书馆、中小学生时事新闻课及各地各校数字阅读资源,加强适宜、优质、多样、健康的阅读资源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阅读”新模式, 服务学生处处可读、时时能读。

(二)创新读书行动载体

1.打造读书品牌。2023年开始,每年4月至7月定为“书香吉林·校园阅读季”,每4月定为“书香吉林·校园阅读月”,2023年活动主题为:“阅读新时代 书香飘万家”,4月23日所在周定为“书香吉林·校园阅读周”,各校要广泛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系列活动。因校制宜,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和节气、重大节庆和纪念日、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并结合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殊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读书沙龙、主题演讲、经典诵读、读书征文、知识竞赛、“小小百家讲坛”等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着力打造富有吸引力、影响力的临江市青少年学生读书品牌项目。学校组建学生读书社团或兴趣小组,带动学生互助互促开展阅读。

2.拓展读书形式。实施名家领读行动,各校要邀请榜样人物等进校园,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文化名家、社会名人的阅读引领作用,中小学校每年不少于两场,现身说法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开展领读指导。实施师生共读行动,教师率先垂范,以适当方式与学生分享所读书目、读书感悟等,与学生同书共读,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师生共读良好氛围。实施同学互读行动,创建切实有效的交流平台,如借助课后服务读书社团或兴趣小组,带动学生互助互促读书,让“你读、我读、大家读”成为学校新风尚。实施家庭亲子阅读行动,开展好家庭读书会推广工程,组织亲子阅读大赛、优秀节目展演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并提高阅读指导能力,传播亲子阅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良好家风,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

3.突出读书主题。落实“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读书行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落实“学科学 爱科学”主题读书行动,作为加强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读书行动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普及科学常识,激发青少年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落实“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开展中华经典读书润万家系列读书活动,加强中华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和当代经典阅读,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4.统筹读书对象。统筹职校生读书,实施“未来工匠”读书行动,邀请劳动模范等典型人物进校园,分享成长经历和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学习工匠精神,钻研先进技术,提高技能水平。统筹城镇中小学生读书,实施“书香溢满校园”读书行动,以培养师生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推进我市书香校园建设。统筹农村中小学生读书,实施“我的书屋·我的梦”读书行动,借助社会力量捐赠公益图书,促进农村中小学生阅读。统筹特殊教育学生读书,实施“和你一样·共沐书香”读书行动,充分考虑视听障碍、肢体障碍等特殊学生群体的阅读困难,努力改善阅读条件、阅读状况,保障其基本阅读权利,提升阅读体验。统筹在园幼儿读书,引导幼儿通过生活情境和读书活动自然而然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注意杜绝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等不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小学化”现象。

(三)健全读书长效机制

1.优化学校读书环境。各校要坚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原则,创设适宜读书的校园环境,提升“书香校园”建设水平。让图书室更温馨,按照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关工作规程,优化藏书结构,改善阅读条件,保障学生阅读需要;让图书走进校园,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室、走廊等空间,设置读书角、放置图书架、开设书报亭,方便学生即时阅读、处处可读;让校园充满书香,用好宣传栏、文化墙、校园广播等载体,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加强校园读书文化建设。

2.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各校要将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融合,鼓励中小学开设阅读校本课。要加强全学科阅读,教师对每门学科都要开展阅读指导教学,重视“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通过阅读来学习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阅读能力和素养。实施“书香致远·赋能‘双减’”读书行动,将读书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工作,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在学校课后服务中开设阅读活动项目,指导学生认真落实作息安排,统筹规划课内课外阅读活动,解决学生“没时间读”的突出问题。读书行动对学生不设硬性指标,不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方式检验读书数量和效果,不增加学生、教师及家长负担。

3.加强学生阅读指导。各校要加强学校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教师阅读指导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阅读指导能力。要建立健全学生阅读指导机制,开好阅读指导课,定期举办学生阅读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阅读方法。

4.健全交流激励机制。各校要通过举办读书心得报告会、主题班会,开展读书征文、手抄报、演讲、朗诵等多种活动,注重通过学校公众号、美篇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展示交流青少年阅读成果。各校要每周上报读书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展示学生读书风采与收获。各校积极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遴选优秀读书报告、读书标兵等,教育局将择优向省、市推荐,适时选树优秀读书指导教师。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 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领导,书记、校长要亲自抓,“一校一案”认真研究制订具体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好学校阅读指导机构作用,面向全体师生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和部署实施。

(二)注重读思行结合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强化读书感悟、探究体验、启智增慧,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知行合一。把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开展红色教育、科学探究、实践体验、志愿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拓展读书实际成效,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凝聚多方力量支持

把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作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图书馆、四保临江纪念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开拓青少年学生阅读场所。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校要不断探索创新深化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有效途径,及时总结凝练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要把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融媒体作用,大力营造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